手机版
1 1 1

丹心一片为英才

记张掖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杨城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说起杨城,张掖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会提起一个个很特别的称谓——“老黄牛”“好参谋”“笔杆子”“工作狂”……都是对他的肯定。

  翻开杨城的履历,“全国组织系统先进个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市人才工作先进个人”“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见证着他成长进步的脚印。

  1996年,大学毕业不久的杨城从临泽县平川乡调入张掖市委组织部,一干就是16年。刚一报到,杨城就为自己定下3条规矩: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养成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态度。

  担任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后,杨城意识到任务艰巨。人才工作,上管高学历领军人才,下管普通农村实用人才,点多线长面广,事情急材料多任务重。科里只有3个人,他既是科长又是干事。他说,干组织工作,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埋头拉车是忠于职守,抬头看路是要把准方向。

  “带个小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我都会随时记下来。这么多年,都成习惯了。”杨城说。

  几年来,他负责编制的《张掖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张掖市“十二五”期间人才需求目录》《张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张掖市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办法》等,为张掖市规范推进人才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张掖市面向全国招聘高新技术人才工作刚开始,经过认真研究,杨城便向组织提出“凿石采玉”工作思路和“一带一”工作方法。

  在选拔过程中,杨城发现农业系统有些高学历人才专注于自己的学术领域,但在服务一线群众方面经验不足,他及时向领导反映这一问题,并积极提出建议,让这些干部参加张掖市专业技术人员“联乡包村挂项”活动,让他们深入基层,人尽其才,实际指导各县区农业“试验田”“试验棚”生产,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从河北省引进的博士王栋还清楚记得,去年冬天,寒流来袭的那天,下班后的他正在房间休息,杨城气喘吁吁地敲开他的房门,一进门便嘘寒问暖,交心谈话。杨城深知,只有做到以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才能使各类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他积极为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住房政策,协调配置生活用品,让他们把心留在张掖。

  在杨城的主持下,张掖市先后制定《张掖市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和《张掖市高层次人才管理考核办法》,主动对接国家和省上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让高层次人才参加学习研修、学术交流、科研攻关、实践锻炼等活动。

  从2008年开始,为切实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张掖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长期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培训30万农村劳动力。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杨城和同事们先后到全市50多个乡镇、340多个村社、100多个培训示范基地实地调研,撰写《本土人才激励机制问题研究》《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推动“四化”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等论文,研究制定培训工程考核评估、认证、管理等制度办法,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

  经过不懈努力,2011年,张掖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组织系统五项特色工作之一,同年作为优秀案例上报中组部。

  “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员。”杨城说,“只有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才能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和信任。”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4日 00:25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