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26年清扫一条街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黄玉华在清扫新田路。

  黄玉华荣获的奖杯奖牌。

  侯马市环卫工人黄玉华26年如一日在新田路上搞清洁工作。因每天都将路面清扫得干净整洁,新田路被命名为侯马市“文明示范路”——

  掂起4斤重物、行走1公里路程、边走边朝一个方向挥动重物4000多下,你能坚持多久呢?侯马市56岁清洁工黄玉华,掂着4斤多重的扫帚,在新田路上坚持了26年,每天都将路面清扫得干净整洁,这条新田路也因此被命名为侯马市“文明示范路”。

  今年侯马市环卫局召开的 “七一”表彰大会上,黄玉华又一次站在了领奖台上。当从领导手中郑重地接过“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时,黄玉华说:“这就像一次精神充电,浑身充满了力量。要说荣誉,一街的整洁就是我永远的荣誉。”

  一条街扫得她乌丝变白发

  26年前,在侯马市,新田路叫“五一路”,马路两侧还是两排四五十厘米粗的大叶桐的时候,黄玉华成了一名清洁工。

  1987年正月,侯马市要招一批环卫工人,当时黄玉华30岁,大儿子9岁,小儿子1岁多嗷嗷待哺,加上老人一家5口人,靠丈夫每月百十元的工资难以维持生计。当听到招环卫工人的消息时,黄玉华抱着吃奶的小儿子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被分配到新田路责任区,从此一边上路扫街,一边照顾家里。

  当年工作时间是深夜11点到凌晨2点。30岁的一个女性,经常一个人半夜上街,当时这里又没有路灯,空寂的夜里,有些风吹草动,再来几声狗叫,让黄玉华心里直发毛。后来几位邻居也当了清洁工,黄玉华有了伴才不再害怕。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黄玉华的责任地段一直在新田路没有变动过,“天天都在这条街上扫来扫去,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亲切。20多年,新田路变化很大,在变化中这条街也越来越整洁、漂亮。”望着崭新的新田大道,黄玉华感慨很多。当年两排大叶桐有的长成有两人合抱粗,柏油路也修建成了水泥路,并且路越扩越宽,越修越好。不变的是,自己还是这条路的清洁工,而当年的一头乌丝已变成了满头白发。

  市领导介绍入了党

  干就干好,是黄玉华一直坚守的信条,许多时候丈夫和两个儿子也要一起“上阵”,帮着帮着,最后丈夫在单位倒闭后也成了一名清洁工。

  在街头扫地,黄玉华不耍小心眼、不偷小巧,路上土再厚、再费劲,她都要扫干净,一遍不行扫两遍,平时路上有个小纸片就弯腰拣,路边有棵小草就蹲下拔掉,有积水就拿扫帚扫开,马路角、路沿、树根,每一个犄角旮旯,她都一一扫到,绝不漏扫、花扫。

  前些年,市政设施不太齐备,路上好多下水道口特别容易积水,所以只要一下雨,黄玉华就赶紧跑到下水道口及时清理,扫帚没法清扫,就挽起裤腿用手一点一点地捞树叶、脏东西,最深时水都没过了膝盖。

  新田路粗壮的大叶桐,夏日是人们纳凉的好地方,但每到秋季秋风扫落叶,就给清扫带来非常大的工作量,也成了清洁工最大的烦恼。黄玉华说,一地桐叶一路要扫起几十堆,一晚上拉几十车。

  马路两侧当时没有硬化,有很长一截地段杂草丛生,有的草长到1米多高。有一次大检查,领导把任务交给她和另外一名工友黑妮,要求把杂草拔光。她们两人整整拔了一个晚上,在第二天天亮前才把草全部除净。

  1996年的一天,原侯马市委副书记宿青平在夜间检查环卫工作。来到新田路上,远远瞧见前面有一辆平车走,却看不见有人影,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孩子拉车,在不远处有一位妇女和一个小青年,一边扫街、一边往车上倒垃圾。这正是黄玉华和她已渐渐长大的两个儿子,孩子帮母亲夜里扫街。

  宿青平对环卫工作非常关心,黄玉华的优秀事迹他早有耳闻,但当环卫工人为城市甘愿奉献的一幕在眼前真实再现时,让他立刻眼睛湿润了。为了城市的整洁,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奉献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青春,牺牲的还有家庭。“你们是城市最可爱的人”,宿副书记对黄玉华说,要当她的入党介绍人,发展她入党。1997年7月1日,由宿青平领誓,黄玉华在鲜红的党旗下进行了庄严宣誓,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荣获各项荣誉20余次

  侯马市连续27年被评为“山西省卫生城市”,连续16年获“山西省县级卫生城市第一名”,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卫生城市”殊荣。但可否知道,在这荣誉的背后,饱含着环卫工人多少辛酸和付出。

  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上出色的工作成绩,黄玉华当上了小组组长,现在小组有10个人,最多时有18人。她自己扫完街还要一段一段巡看,谁没有扫完就帮谁扫,哪里没扫干净就动手扫干净。单位通知开会,原来没有通讯工具,她就骑上自行车,从秦村、一公司到北西庄,十几个人一个一个通知。

  黄玉华娘家在上马办事处上院村,有一年母亲不慎摔断腿,她白天照看晚上再赶回家扫街,60多天没有在医院陪过母亲一个晚上。父亲病重由姊妹轮流伺候,她没办法回娘家,就把父母从上院村接到自己在秦村的家里,一边扫街一边照顾。老母亲今年已经93岁高龄,“到现在仍没有回家陪母亲停过一个晚上,偶尔接到家里住一段时间。”

  最让黄玉华自责的是,大儿子大约在15岁左右的时候,经常流鼻血,但由于工作忙,她没有及时发现病情,耽误了治疗。2006年,儿子被查出患有尿毒症,为给儿子换肾,她四处举债35万多元。儿子要去山东潍坊透析,正赶上单位迎接上级参观团,她把儿子送到山东医院后立刻返回侯马投入紧张的工作,有同事问及儿子的病情,她只能失声痛哭,以泪掩面,强忍着悲痛与煎熬,天天坚守在岗位上。

  黄玉华全心全意服务城市的事迹感动了新田大地。对她较为了解的市领导宿青平得知她儿子的情况后,第一时间给她送去1万元。工作的单位、街头的商户、工友、村民、亲戚,都纷纷伸出援手。黄玉华扫街经常歇脚的摩托车修理店店主,虽然与黄玉华非亲非故,在得知情况后,慷慨借给她2万元帮她家渡难关,至今没有催要过。

  “这些好人的好心我都记在心里,勒紧裤带过日子仍然给大家还不了钱,自己也总是心急上火,”说起这件伤心事,黄玉华泪流满面。如今,黄玉华仍有18万元外债没有还清,而且儿子每月还需高额透析费用,这让她寝食不安。但残酷的生活现实没有击垮黄玉华的工作精神,社会的温暖更增添了她工作的动力,她要用扎实的工作回报社会,“绝不让别人戳自己的脊梁骨。”

  黄玉华和老伴赵振民都是环卫工人。侯马市“四城联创”活动以来,他们每天都是凌晨3点前即起床,每人带上自己的扫街 “六件宝”——两把扫帚、一把笤帚、一把铁锨、一把夹子和一只专用桶,再各自准备一份早点:一塑料瓶水和一个硬面馒头,蹬上自己的保洁三轮车,一前一后摸黑骑过几条巷子出村上街,在寂寥的夜幕下、在人们的酣睡中开始一天的工作。黄玉华说,现在这一段时间工作紧,黑夜清扫、白天保洁,一天下来要工作9个小时,“非常时期,就要多牺牲一点自己。”

  黄玉华的责任区和其他工友一样,现在每人3000平方米,按照单位规定,每天凌晨3点上街,必须在6点半前完成普扫一遍,白天再保洁。黄玉华说,原来责任区大,有8000多平方米清扫面积呢。

  说到扫街“六件宝”,黄玉华说,“六件东西一个都离不了,各有所用。扫地也有好多小技巧。”黄玉华这么多年扫出了许多 “道道”,怎样扫得快,怎样扫得净,平常怎样扫,下雨怎样扫,落叶怎样扫,花池怎样扫,树根怎样扫,都有一定的规矩。

  由于“四城联创”任务重,清洁工又增加了许多新人手。眼下,黄玉华又整天忙着义务为大家绑缚、加工扫帚等清扫工具。“一把扫帚要用13条普通编织袋,光撕塑料须子就很麻烦哩,会撕的3个小时撕一把,不会撕的6个小时撕不够一把,所以我们闲了就撕袋子”,黄玉华说,“长年绑这些带毛的‘毛片’扫帚,对别人看不上的编织袋特别稀罕,走到哪找到哪,现在很难找了,实在找不下就只好花钱买,这些水泥袋子也都是花钱买的,一个大沙发袋现在要5块钱哩。”

  26年献身环卫工作,黄玉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等各项荣誉20余次,是侯马市“十佳城市美容师”、临汾市“十佳城市美容师”、临汾市“十佳环卫功臣”,荣获临汾市劳动竞赛一等功。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4日 00:04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