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在传承中奋发崛起——写在共青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际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黑龙江省北部有一个以“共青”命名的农场,曾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题写的“共青农场”场名牌楼赫然矗立在农场最大的广场上;在中国青年志愿垦荒史上,这个农场曾留下最浓重的一笔。曾经的“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第一场”,没有沉浸在历史功绩中,而是在传承历史中努力奋发崛起,不断为“共青”这一名号增添光彩。

  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垦荒精神厚重

  每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记录了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拥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第一场”——共青农场也是如此。

  1955年4月,团中央组织代表团赴前苏联学习,想参照前苏联共青团垦荒的经验,寻找优秀青年去边疆垦荒。当时,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中国可耕种的土地有限,但在一些地广人稀的边远地区,还有15亿亩荒原在沉睡。在社会领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粮农产品短缺的现象不断在全国各地出现。

  同年5月,毛泽东主席作出“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指示。共青团中央为此在同年7月向全国广大青年发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燕京儿女从祖国的心脏,海河儿女从美丽的渤海湾,松花江儿女从天鹅项下,齐鲁儿女从胶南、从临朐、从惠民,冀中儿女从秦皇岛的机关里、从保定的学校里、从石家庄的工厂里陆续出发。他们所有人的生活轨迹和命运,都从50年前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的共青团中央那一纸“倡议书”开始发生了巨大转变:“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些十八九岁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凭着为国尽责的忠诚,伴随着震天的欢送锣鼓,在弟妹们羡慕的眼神里,在母亲的泪光中,来到了北大荒的萝北荒原(今天的共青农场),把他们的青春、热血、亲情和爱情洒在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

  挖掘“共青精神”创建红色教育基地

  共青农场50多年的开发建设,始终凝聚着党中央、团中央和省委领导的亲切关怀,胡耀邦、王震、李源潮、张宝顺、杨岳等同志先后来到农场看望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江泽民、胡锦涛、胡启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接见过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代表。

  共青农场是在党的号召下,由共青团中央动员组织的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在上世纪50年代创建的农场。他们以“忍受、学习、团结、斗争”的顽强意志,以满腔豪情、冲天干劲和炽热青春,划开了中国青运史上青年集体垦荒的第一犁,开创了中国青年运动垦荒史的新纪元。这支垦荒队伍的融合,汇集了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知青的艰苦奋斗精神六大文化源流,共同创造了“忠诚、奉献、创业、拼搏”的“共青精神”。

  共青农场作为“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第一场”,在中国垦荒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她不仅是青年志愿垦荒的源头,而且是红色文化的象征。青年志愿垦荒队“向困难进军”的精神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唤起了千百万青年进军荒野、开发边疆的雄心壮志,也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加倍努力地工作,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共青人的心目中,农场的成长历史是一部红色文化的传承史,也是中国共青团重要的运动史,更是青年志愿者艰苦奋斗的发展史,值得所有当代有志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农场一直致力于挖掘共青垦荒精神,并一直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全场人民,激发二次创业热情。为此,农场及时成立抢救和挖掘共青垦荒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广征博览相关资料,通过收集、整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垦荒老照片、知青旧书信、旧农具等,建立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收集整理当年垦荒队员亲手制作的板凳、编制的草鞋等,兴建垦荒先驱名人墙的有效形式,重现当年垦荒队员劳动、生活、学习的场景,让人们在休闲游乐之余,同时接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以史资政,激励后人。农场还组织编写了《共青农场场志》、《共青人风采录》等系列丛书,创建了反映垦荒文化的网站——《北方共青城网》、反映共青精神面貌的机关报——《北方共青城报》,并且把创建的《北方共青城报》向团中央、省委、省政府、总局党委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哈尔滨团市(省)委及江西共青城市委等领导进行邮发赠阅。

  农场还成立了共青垦荒精神研究办公室,自2011年以来,共青文化界已经举行了数十次关于新时期“共青垦荒精神”的内涵学术研讨会,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意见和共识。新时期共青垦荒精神内涵也从最初的“负重、奋进、拼搏、进取”发展为现在的“忠诚、奉献、创业、拼搏”。

  农场场长苏彦山说:“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旨在让中国青年垦荒精神——共青垦荒精神,激励全国更多有志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再立新功。”

  传承垦荒精神激励共青人赶超发展

  如今,当远行的客人再次走进共青农场,就仿佛在阅读历史:胡耀邦亲笔题名的仿古门牌楼;新一代共青人引资兴建的共青标志性建筑——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新建的风格各异的天津庄、哈尔滨庄、河北庄、山东庄、军垦庄、知青庄等7个垦荒文化建筑群;农场5条景观大道分别被命名为垦荒街、知青街、军垦街、向阳街、凤鸣街;10里共青亮丽长街贯穿于城区中间,一座展示青年志愿垦荒文化的北方共青城屹立在凤鸣山下,熠熠生辉。农场党委书记施宏伟说:“这是共青垦荒精神激励共青第二代、第三代人奋力赶超的结果。”

  作为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农场,共青农场是闻名垦区内外的“红色农场”,她不仅是新中国第一个由青年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的农场,也是研究知识青年下乡垦荒和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祖国各地经济、文明建设日新月异,曾经的“红色农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原因,一度落在了祖国建设大潮的后面。

  2011年1月5日,总局领导亲临共青农场调研,并作出“一定要继续传承共青垦荒精神,建设好共青城镇,让这座红色小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的重要指示。为了贯彻领导指示精神,落实共青小城的全新建设,农场以升华地域文化、突出主题特色为中心,以硬实力实现同频共振为主题,提出了“打造中国北方红色共青城”的大城建目标。农场相关领导提出:“城镇建设不进则退,城镇发展犹如一张名片,这张名片能不能打造好,能不能给人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农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农场响亮地提出,要把城镇建设摆在全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位置上,抢抓机遇、创造条件、迎难而上、全力推进。为避免千城一面、大同小异的城镇建设通病,农场把“抓城”工作的重点放在继承红色文化上,定位为宜居宜业,以重功能、重环境、展示特色、彰显风格为目标,在整体上突出“美、秀、雅、特”,在品位和形象上体现绿色生态、文化内涵、舒适大气,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农场从落后的荒郊小镇到现代化的北方红色新城,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堪称为城镇建设中的奇迹,铸就了新城改造中的神话。当然“奇迹”的产生是无数共青人不懈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神话”的美名无法掩盖正确的领导决策和共青人辛勤的汗水。就在总局领导刚刚离开共青的那段日子里,农场党政一班人就开展了“美城工作”的大调研、大探讨,针对“如何从更高的战略角度谋划小城镇建设定位、方向和要求”的问题作出了诸多全新的构想方案。

  很快,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思路方案摆在农场决策者的办公桌上:从“十二五”的起始年2011年起,共青将尊重历史,定位于建设“中国北方共青城”,打造“中国北方红色名城”,争取在全国形成以“共青城”为中心的文化底蕴,让“南有江西共青城,北有垦区共青场”的美名再现祖国建设长卷中。

  至此,农场有了清晰的发展定位。2011年年初,农场按照一城、一馆、一基地、七大庄的“1117”城镇体系开始新城建设。“一城”即红色共青城,城中心将新建高标准道路1万延长米,将城镇绿地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在城内形成以“两轴两环”为架构、5条景观大道为基点、10里共青亮丽长街为特色的交通体系;“一馆”即建成共青标志性建筑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一基地”即把共青打造成省级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大庄”即建成体系完整、设施配套的北京庄、天津庄、哈尔滨庄、河北庄、山东庄、军垦庄、知青庄7个青年垦荒文化建筑群。

  就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倾心建设“中国北方红色共青城”的号角在共青大地全面吹响;就这样,农场进入了城镇建设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跨越发展时期;就这样,在建设和发展中传承着“忠诚、奉献、创业、拼搏”的新时期共青垦荒精神,让“绿色北大荒,红色共青城”的宏伟规划在一步步付诸实践;就这样,昔日冷清的街道变得异常热闹繁华,全国各地大学生、垦区优秀青年纷纷来场参加创业体验和教育培训活动……农场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明单位、省级青年创业园、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垦区青年创业实践基地、垦区青年干部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共青农场,一切围绕发展转,一切为发展服务,一切为发展让步,领导抓队伍、干部抓项目、集体抓落实,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日新月异,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50多年来代代相传的“共青精神”,正激励着共青人二次创业,再度缔造赶超传奇。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2日 00:12 来源:黑龙江经济网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