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甘于奉献显身手 牢记宗旨献丹心——优秀党务工作者周丽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周丽,女,汉族,1979年5月出生,吉木乃县喀尔交乡党委书记,199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吉木乃县是国家贫困县。多年来,水资源的匮乏、自然灾害的频发、天然草场的严重退化沙化和传统落后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使距离吉木乃县62公里的喀尔交乡成立出了名的贫困乡镇,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喀尔交乡1086户5176人的贫困问题仍然难以改变。2008年11月份,经过组织安排,周丽同志来到喀尔交乡担任乡党委书记。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班子不团结,发展思路不清晰,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15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9%,部分农牧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仍未解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班子凝聚力,理清发展思路,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强基固本抓党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周丽常说:“党的基层组织就是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车头。”上任以来,她首先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入手,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09年,她着手制定喀尔交乡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各项政策法规的集中学习和自学活动,在全乡掀起了学习党的政策法规的新热潮,全面提升党委班子成员政策理论水平,牢固树立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其次是解决办公设施条件,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008年,喀尔交乡布尔合斯太村、克孜勒阔拉村、萨尔布拉克村、厂矿社区居委会和喀尔交乡村的办公室建设被列入该乡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二栋联合办公室全部动工,2009年10月,一座设施配套齐全,高标准建设的联合办公室首先建成,三个牧业村结束了长期以来办公场所流动、不固定的局面。2010年将完成其余一栋办公室的建设,乡上的干部都说“这几年的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太大了,我们的条件一点也不比县上差。”第三是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没有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没有乡村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的增强。为此,周丽同志多次深入农牧村进行实地调研,寻求拓宽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的途径。经过调查研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了通过加大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挖掘发展潜力,搞活经营模式的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路子。2009年,乡村经济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消灭了“空壳村”,实现了2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2个村达到5万元以上,3个村达到1-3万元。

  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周丽同志时刻牢记学习实践的目的是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干部受到教育,让群众得到实惠。为此,他带领乡党委的班子成员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查摆突出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周丽同志率先垂范,抓好自身的学习实践,又立足实际,精心组织全乡各参学单位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始终把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为民办好了包括解决村民自来水问题的6件大实事,让广大农牧民和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用心铺就发展路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周丽同志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她深刻的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农牧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是才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她先用1个星期的时间先熟悉7个行政村。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提出了“围绕畜牧业这一支柱产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新实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经济发展思路。

  吉木乃县三家最大的厂矿企业(县煤矿、水泥厂、火电厂)全部集中在喀尔交乡。这是一个优势,结合这一点,她将经济发展自身定位放在服务乡域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和下岗职工的增收这个中心上,抓住良种牛养殖和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三个重点,深挖农牧民增收潜力,多渠道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实体,全面提升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在她的带领下,农牧民人均收入持续升高,2009年喀尔交乡在成功抵御夏季洪灾和冬季特大暴雪和强降温灾害的基础上,实现了农牧业生产双丰收,人均收入3289元,比2008年增收120元。

  2010年,结合喀尔交乡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的契机,周丽同志带领乡党政领导班子在进行认真细致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乡实际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从创建优美环境出发,重点开展以美化、绿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乡容乡貌整治活动。如今的喀尔交乡,焕然一新的乡村面貌无不展现着广大农牧天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显现出向小康迈进的生机与活力。

  一心一意为民生

  周丽说:一个干部要让老百姓能够记信,只有两种可能,要不就是心里装着老百姓的好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不就是贪官污吏,被老百姓痛恨。

  无论走到哪里,在当地群众心目中,周丽都是一个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的好人。

  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消息传来,在吉木乃县动员捐款仪式还没有启动时,当时还在县经贸委工作的她主动捐款500元;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她又在喀尔交乡带头捐款500元。

  喀拉吉拉村和阿克巴斯陶村是喀尔交乡的两个人口较少的农业村,吃水靠人挑,人畜合饮一口井水。水井距离村民居住区较远,加上道路不平坦,冬天路上有积雪时,一车水往往需要二三个成年人才能拉回家,给当地村民的吃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周丽带领乡党委一班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积极争取上级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2009年9月,两个村终于全部通上了自来水,结束了村里长期以来无自来水的历史,给村民提供了便利的饮水条件。

  周丽经常对下面的干部说:“我们做基层工作的干部,只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在以上,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群众才会把你当自己人,才会真心直意拥护我们的党和政府,才能保持稳定的社会局面和快速的经济发展。”

  2009年6月,喀尔交乡因暴雨引起洪水泛滥,当接到值班干部汇报雨情的电话后,周丽同志心急如焚,在县委参加完会议后,她顾不上回家看看生重病住院的母亲,就急急忙忙的往乡里赶。看到大街上被洪水冲的一片狼籍,周丽同志安排值班干部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灾情,带领乡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一起投入到抗洪救灾中,紧急抢救被洪水围困的农牧民群众。

  2010年1月,喀尔交乡遭受了60年来最为严重的暴雪和强降温灾害,部分乡村降雪达到2米,有4.75万头牲畜被困。为及时了解牧区雪情和牧民受灾情况,周丽同志不顾个人安危,顶风冒雪,亲自带领乡党政领导班子赶赴牧区各联系点实地掌握群众受灾情况,她一面稳定群众、安抚民心,组织党员干部和受灾群众开展抗灾自救工作;一面向上级部门汇报灾情,寻求帮助。她自己带头捐款,经过多方努力,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发放救灾口粮4.5吨、清油1.5吨,购买并发放饲草230吨,饲料704吨,及时解决了受灾群众生活困难和牲畜越冬度春困难的问题。

  萨帕克村和阔克阔拉村是距乡政府驻地较远的两个村,有300余户牧民世世代代在高山牧场过着游牧生活。牧民来乡里办事,就是骑着摩托车,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同时牧业村长期传统的游牧方式,使当地牧民了解致富信息的渠道非常狭窄,特别是现代信息,对牧区来说,更是很少接触。牧民增收的渠道有限,生产、生活难以得到彻底的改变。

  看到还在穷困中生活的牧区群众,她说“一定要让这里的农牧民走出深山,过定居的生活,解决他们看病、就业和子女上学等困难”。2009年,周丽同志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定居牧民特别是新定居牧民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大力扶持。将被哈萨克族牧民誉为“民心工程”的33户牧民定居房,全部分给了两个村的牧民。

  喀尔交乡是一个牧业乡,牧区学生上学、住宿问题,一直是困扰乡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2009年3月由于住宿生猛增,导致宿舍紧张。不少牧区孩子的父母到乡政府为了孩子住宿问题找周书记,周书记通过和学校协商,增加了住宿床位,缓解了学生住宿压力。为了使贫困的学生不再辍学,周书记亲自带队驱车到边远的牧区了解学生入学情况。两年中使7名贫困家庭的学生重新回到了校园。在乡财政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周书记从乡财政拨付资金2万元,用在学校校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周书记深知乡里农牧民经济相对贫困,送孩子上学负担较重,她告诫学校管理人员严格执行“两免一补”的教育政策,决不允许出现挤占、挪用,克扣现象,为了改善住校学生伙食,周书记要求学校优先调配教师、设备及经费,食宿管理质量大幅提升,学校住校生一年来没有交过生活费,寄宿上学的孩子们吃得饱,住得安全,农牧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勤政廉洁树清风

  作为喀尔交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周丽同志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亲自组织乡党政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思路。她在日常工作中十分注重维护乡党政班子团结,能够广泛听取和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充分发扬民主,通过召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进行讨论决策,较好地落实了民主集中制。

  为在班子中形成廉洁从政的风气,周丽同志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待遇上不搞攀比,工作条件上不求舒适、不讲排场,要求大家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尽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上,用在发展上。目前,“只比工作实绩,不比工作条件”已经成为全乡领导干部的一种自觉行动。

  从上任那天起,周丽就像一个始终拧足劲的发条,永远不知疲倦、不知劳累地工作。她干工作从来不分白天黑夜,总是有了工作思路,就记在笔记上,当即召集班子会,干部们一说到她,第一句话就是“周书记太能干了,她怎么不知道累呢?”周丽同志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如此超强度的工作量男同志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一个女同志。周丽的家在县里,距离乡政府有62公里,作为一名女同志她为了不辜负组织上的重托,很少回家,与乡里的干部职工一同住在乡政府,一同在乡食堂吃饭,从来不搞特殊化。自2008年11月,周丽同志担任喀尔交乡党委书记以来,她没有因为是女同志而降低对自已的要求,2年来她几乎没有休过假,很少回家,一心一意的扑在工作上。

  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如今一提起乡里的这名女书记,老百姓们都交口称赞,正是因为周丽同志在乡里任乡党委书记以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把群众的利益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她说:“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第一标准”,她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作为了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03:50 来源:昆仑网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