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3年苦干甩脱“三弱村”帽子

——记如皋市优秀共产党员丁井圣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乡镇工作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中有一些人不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却和村子有着深厚感情,为村子的发展操碎了心,他们就是党总支第一书记。丁井圣,正是他们中的一员。3年多来,在磨头镇星港村的土地上,他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带头作用,真抓实干,帮助村子彻底甩掉了“三弱村”的帽子。

  记者与丁井圣算是“老相识”。可日前在星港村村口,记者一下子却没有认出他来。他笑着解释:“从市公安局到星港村任职,大家都说我黑了。每天基本都要到田间走走,去村民家里串串门,就成现在这样了。”

  “到村任职,就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以强村富民为己任,做一名称职的村书记。”抱着这个信念,丁井圣2011年3月来到了星港村。但他却在到村任职的时候吃了一个“闭门羹”,报到时他连村委会的大门都没能进。原来,星港村负债太多,村委没付清村办公楼的房租,房东就将村委会大门锁了起来。就是这样一记“闭门羹”,让丁井圣更加坚定了改变这种现状的决心。

  在丁井圣的决心和行动下,星港村迅速发生着改变。为解放群众的思想,丁井圣带着村民去“北新港”参观。同时,他积极引进农业项目,让群众看到土地更大的收益。他引进的占地1500亩、总投资2000万元的千亩有机稻米基地,一期流转土地1000亩,全力打造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现代农业园区。随着有机稻米、药材、花木种植、规模养殖等一个个项目的引进,星港村返乡能人仇小兵在家乡流转土地开办养羊场,收益喜人。正是在这些发展致富的事实面前,星港村群众的思想逐渐解放,从起初坚决反对土地流转变成现在的主动流转。

  “要致富,先修路”。星港村民以前常常自我调侃:“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行路难几乎是星港村经济薄弱、群众对干部不信任的直接原因。群众的呼声就是命令。任职之初,丁井圣就准备打一场提升全村基础设施水平的硬仗。他积极向上争取,发动村能人资助,筹建贯穿18组、26组和27组的星港路。百姓们看到这个第一书记决心这么大,他们发出了“这次是真的要给我们做路了”的声音;村里老党员佘明英看着这个第一书记干劲十足,带头组织31组将水泥路修好;村里的老书记冒承德也领着1组的村民将水泥路修到了各家各户……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星港村形成了“村干部带头、党员支持、村民参与”的筹资修路氛围,全村80%以上的水泥路都是这样修建而成的。3年多时间,星港村新建了村水泥路12公里,桥梁1座,疏浚河道6条,新建766平方米的村公共服务中心及村民室外健身场所,不仅做到便民、利民、惠民,而且还被评为全市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护先进集体。

  星港村的变化还不止这些。丁井圣到村任职后,他主动发放便民卡,村民有事直接联系第一书记,他也第一时间处理。在他的以身作则下,村委会全体人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加强,化解矛盾的主动性增强,村里不少遗留矛盾得到化解,村务进一步公开,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星港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面对星港村的变化,丁井圣说:“到村任职吃的苦比在公安战线上吃的苦多,但我愿意吃这个苦,因为我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尽了一位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应尽的责任。”□记 者喻小津 见习记者邱 宇 实习记者许佳慧

  【记者感言】“强村富民”对于长期在公安战线上工作的丁井圣而言是一个全新课题。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挥了共产党员信念坚定、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普通基层党员的形象,赢得了所在村干群的肯定,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他身上闪耀增光辉。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1日 03:37 来源: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编辑:阙东临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