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优秀共产党员陈美杏:再硬的骨头 也要啃下来!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优秀共产党员陈美杏: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

  陈美杏仔细核对用工信息。 记者 潘浩 摄

  陈姐为农民工讨薪16年,身经百战;与欠薪企业过招,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是难得的“将才”。

  16年来,什么样的硬仗、恶仗、苦仗,她都经历过:有时候局面难以控制,有时候双方剑拔弩张,有时候协调陷入僵局,有时候农民工拿不出证据,有时候甚至连同事都想要放弃……但是每一次,她都赢得漂亮。

  很多人都认为为农民工讨薪是件很难的事情,可是对于陈美杏来说,不难。

  是真不难,还是不轻言难。在采访中,记者试图要找到答案。

  一股韧劲

  步步受阻?

  锲而不舍!

  多年来,哪一件讨薪案最难解决?

  江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回答是——去年初发生的天朝皇宫讨薪案。“要有多难就有多难”,这是他们对这件案件的“评价”。

  去年3月12日,一支30多人组成的队伍向江南区政府大楼进发,横幅上“讨薪”的字眼特别刺目。是陈姐劝住了他们的行为,并保证:“我一定会维护你们的合法权益!”

  这个队伍的成员是天朝皇宫娱乐会所的员工,前一天还工作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却发现会所大门紧锁,老板不知道去向。81名员工苦盼着上个月的工资。

  陈姐赶到会所,别说调解了,连找到人都难。会所的实际所有人浙江的吴老板拒绝合作,声称早把会所转让给了魏某。陈姐辗转找到了魏某,魏某百般抵赖,声称自己早退股。

  反复劝说,魏某供出了几个合伙人。但这些合伙人有的在黑龙江,有的在海南,有的在广东,全都拒绝与陈姐通话。

  陈姐的同事们都泄气了:“看来得移交司法机关了。”

  陈姐不甘心,说:“如果进入司法程序,员工就得很长时间才能拿到工钱。他们年轻气盛,很可能有更过激的行为。我不能就这样放手。”

  她夜以继日走访一切有信息的人,扑空,再去,又扑空,又再去;她不停地拨打合伙人的长途电话,被挂断,再打,又被挂断,继续接着打。这样的坚持,没想到还真得到了回报。

  3月24日,在江南区政府信访办,吴老板来了,魏某来了,合伙人都来了,唯一一个因没有赶上航班而缺席的合伙人通过电话时刻保持联系。协调会顺利召开。这一幕让所有同事都出乎意料。难的还在后面,协调进度依然很艰难,老板们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只想着解决他们之间的经济纠纷,却无心解决欠薪问题。陈姐掷地有声:“不管如何,农民工的工资绝不能欠!”

  两天后,被欠薪的81名员工领到了劳动所得。陈姐的魄力和韧劲让这些老板深感佩服,试图找她帮管理企业。

  今年春节前,五一路某建筑工地发生农民工讨薪事件。农民工群情激奋,有的说绝不让工程负责人过好年,还有的说再拿不到钱就跳楼。陈姐天天往工地跑,一个多月后,她为农民工追回工资共500多万元。

  “矛盾总要解决。前面是火坑也好,我都要往里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绝不会放弃。”陈美杏说。

  一股钻劲

  陷入僵局?

  找突破口!

  讨薪常常会陷入僵局,陈姐却有本事打破僵局,扭转乾坤。

  去年8月8日,竣工的邕江明珠发生讨薪案。小包工头怂恿不明真相的农民工围攻检查人员,打砸售楼部。

  紧要关头,陈姐来了。她跳下面包车,直指为首者高喊:“你们干什么!我们是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你们要想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几十个人被她镇住了,放下了手中的打砸工具。

  陈姐又碰上了一件棘手的讨薪案。这是一个“老大难”,涉及上百个农民工的工钱,双方争执不下,好几个月都没得出一个让双方信服的方案。

  经调查,陈姐发现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对款项结算意见不统一。陈姐当即拿出了办法:“量!该多少就是多少!”于是,木工、水电、抹灰、贴瓷砖……所有工种都重新进行测量计算。8月10日,持续了几个月的讨薪纠纷,在陈姐介入的两天后,圆满解决,百万元工钱发到农民工们的手中。

  “找到突破口,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这是陈姐讨薪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

  2010年8月,江南区五一西路某建筑工地欠薪,农民工李某为讨要2.5万元,爬上了30米高的楼顶闹着要跳楼。接到消息后,陈姐火速赶到现场。消防员趁现场指挥员与他谈话,悄悄爬上楼顶,此时李某的情绪更加激动,做出要跳楼的动作,消防员只好撤下来。一时间,营救工作陷入僵局。正当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陈姐从事情的源头找突破口——原来,施工单位把工钱结算给包工头,包工头携款失踪,而施工单位拒绝二次支付李某工钱。

  陈姐认为这个突破口就在施工单位的身上。首先陈姐对负责人宣传政策,说:“包工头跑了,你们可以向包工头问责。但李某的工钱于情于理都应该由你们再付!”负责人听了陈姐的话同意支付工钱,并亲自到现场向李某承诺,才制止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一股巧劲

  缺乏证据?

  以智取胜!

  陈姐经常到农民工中督查、宣传、提醒签订劳动合同,防患于未然,避免在劳资纠纷中遭遇维权难。

  一天,一名农民工找到陈姐哭诉:其在一家私人木材加工厂工作,现在被辞退了,没能拿回应得的工资。

  “劳动合同呢?”

  “没签。”

  “有在工厂干活的证据吗?”

  “没有。”农民工一脸茫然。

  这样的情况,其实连立案的机会都没有。陈姐沉思片刻,说:“走!”和同事一起直奔木材加工厂。

  陈姐以检查企业是否具备用工资格为名,要求企业拿出考勤表、花名册。那名农民工的名字赫然在目。陈姐指着这个农民工的名字问负责人:“他的工钱发了吗?”

  负责人这才知道陈姐有备而来,哑口无言,只能如数给农民工发了工资。

  一些农民工缺乏证据,这无形中增加了对手的“底气”。但陈姐比他们更有底气,她坚信,谁也无法逾越法理。

  2010年12月15日,一位老人走进江南区劳动监察大队办公室。他叫谢凤东,崇左市人,其一家三口都在沙井金鸡村养殖场为私人老板雷某打工,提出辞职后却拿不到应得的8500元工资。谢凤东也没能提供任何证据材料。经沙井司法所介入协调,雷某只同意支付500元。老人不接受协调结果,这才找到陈姐。

  陈姐和谢凤东来到雷某家。雷某说:“他们在养殖场工作期间,货物总丢失,我扣他们工资就是要赔偿损失。”谢凤东听了,气得扬言以刀相向。陈姐稳住了谢凤东,对雷某说:“物品丢失,那是你们管理上的漏洞。而且你也没有直接报案,责任在于你。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应得的报酬不能克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雷某同意支付8500元工资。

  采访至此,记者终于找到陈姐认为讨薪之路不难的答案:

  因为心存群众,心系农民工,她选择迎难而上。她有克难攻坚的信心,也有克难攻坚的实力——韧劲、钻劲与巧劲。当农民工领到血汗钱,幸福的泪水冲淡了她所有的艰辛,于是,所有的“难”被她改写成“不难”。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7日 00:02 来源:南宁新闻网 编辑:秦越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