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国内首部农民工党建电影《七叔》首映 灌南“打工书记”邵中国为原型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七一前夕,由江苏省委组织部、浙江省委组织部、江苏省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江苏省灌南县委组织部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制作中心联合摄制,全国首部反映农民工党建工作题材的电影《七叔》首映式在连云港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影片讲述了“七叔”牵手乡亲、打工创业、草根维权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坚强、可亲又可敬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据悉,这部电影的原型是江苏省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委书记邵中国,他在家排行老七,“七叔”是乡亲们对他的亲切的称呼。

  高举党旗十三年

  十三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者,到杭州市“平民英雄”,再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央电视台“年度三农人物”,表面上看是通向鲜花和荣誉之路,实际是高举党旗的跋涉前行之路。

  邵中国,灌南县李集乡和兴村人,在村里干了11年的村支部书记,1998年随着“打工潮”和村里人一起来到杭州务工。2000年,他和几名党员老乡聊天时,感到在外务工,组织生活不正常,党员作用得不到发挥,就产生了成立流动党支部的想法。在得到灌南县委组织部和杭州市朝晖街道党工委的支持后,当年6月,“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员支部”成立,邵中国被选为灌南驻杭流动党组织负责人。2005年6月,流动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灌南县与杭州下城区签订协议,建立流动党组织“共建共管”新模式,“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2010年4月,流动党总支又升格为流动党委,下辖7个党支部,党员数量从最初的16名,发展到目前的158名,遍布杭州市的6个主城区。

  作为党组织负责人,邵中国主动与灌南县和下城区的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支持,建成流动党员之家,开通网上党校,建立访谈日制度,创设党建论坛等载体,使流动党员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有效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宿感。在党员教育培养中,他总结摸索出“定人联系、定岗培养、定期互动”的“三定”方法,并从基层实践中总结出“服务老乡、服务他乡、服务家乡、党组织融入流入地、农民工党员融入务工群体、党务工作融入服务工作”的农民工党建“三服务三融入”模式,有效破解了新形势下农民工管理难、服务难的时代课题。

  邵中国高举党旗十三年如一日,走出一条“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长期受教育”的党建新路子。其先进事迹引起了国内众多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被评为浙江省构建和谐社会的“100个民间样本”之一。2011年1月,在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上,灌南县农民工党建工作经验向全国推广。

  从“异乡人”到“新市民”

  在外务工多年,邵中国深知只有打响灌南人自己的劳务品牌,才能立足脚跟,只有帮助家乡人掌握新技能、学习新知识,才能取得更大发展。于是,他牵头成立新市民宣讲团,以“融入杭州城,做好新市民”为主题,向灌南在杭人员作“如何拉近与杭州人的距离”等专题辅导,并邀请杭州市委党校专家、交管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向农民工传授各种知识,提升农民工群体整体素质。该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成为全国五个先进集体之一。

  正是潜移默化教育引导,灌南县在杭务工人员成为杭城人欢迎的新市民。只需一个电话,在杭州朝晖一区附近开理发店的灌南在杭务工人员邵军就出现在了家住黎园社区的残疾老人王叔叔的家里。“王叔叔,您头发有点长,我帮您理一下吧。孙女明天该回来了吧,我给您理的精神点。”邵军一边理发,一边与老人拉着家常。作为宣讲团下设的“新市民爱心服务队”的一员,邵军已经义务为社区的孤寡老人上门理发3年了。不仅是理发,爱心服务队还为社区孤寡老人和困难人员免费维修电器、进行法律咨询和实施家政服务。截止目前,灌南县在杭务工人员中先后有158人被所在单位评比为先进工作者。近10年来,灌南在杭州的18000多名务工人员中,没有发展一起刑事案件。

  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员党委还积极为外地在杭州人提供帮助。杭州西湖区翠苑环卫所贵州籍工作人员徐水泉,其儿女不幸患白血病,邵中国组织灌南在杭务工人员捐款34000多元,并发动党员轮流顶替徐水泉的工作,让徐水泉安心照顾住院的女儿。几年间,灌南县驻杭州流动党员党委先后收到其他省在杭农民工赠送的感谢旌旗20多面。

  反哺家乡助发展

  邵中国在杭十年期间,带领灌南广大务工党员群众,积极响应家乡建设。他每年组织党员进行“今年我为家乡做什么”的目标承诺,开展带回一条致富信息、提出一项发展建议、引办一个发展项目、献出一片帮扶爱心、传教一门科学技术的“五带回”活动,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灌南县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杭务工人员积极打通销售渠道,在杭州设立农产品直销窗口120多个,积极帮助灌南农产品走出去。同时,在杭务工人员还向家乡传递农业新品种、农民栽培新技术10多个,实现先进技术请进来。在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浙江省,灌南劳务已成为一张名片,一些浙江客商感动于灌南人诚实守信、扎实苦干的精神风貌,纷纷来灌南投资兴业。现在到灌南投资创业的浙江客商共有800多人,投资总额50多亿元,项目涉及机械、电子、造船等。

  灌南驻杭流动党组织还积极引导鼓励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回乡当“头雁”、办项目、谋发展。大力向外地客商宣传推介灌南,为他们到灌南投资兴业牵线搭桥。目前,已有260多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吸纳4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12名“双带双强”型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帮助家乡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36个。

  说起流动党组织将来的发展,邵中国说:“现在,外出打工的都是年轻人,大部分都指望在大城市生活下去。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要向青年人身上转移,这样我们的党组织才会有新的生命力。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建青年党支部,把有一技之长、创业有成的年轻党员聚集起来,发挥他们有思想、有活力、有干劲、有闯劲的特点,带动更多的青年人投身融入到当地经济建设中来,让更多年轻人挑大梁,让他们经受锻炼,尽快成长,使党组织后继有人,保持生机活力。”(通讯员 张道平)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1日 22:35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许轲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