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

——解析优秀共产党员、武汉警备区原政委徐宗元的人生选择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图为:徐宗元(右三)走村串户调研。(通讯员 孙蒙 摄)

  他是警备区政委,退休后本可安享晚年;他却选择继续到武汉最穷乡镇之一的凤凰镇扶贫。

  他是党员,曾承诺要帮老区百姓“挖穷根、奔福路”;退休后,他践诺扶贫14年。

  他一心为老区人民鼓与呼、奔与走,踏遍187个自然村,行程上万公里,写下30余万字调研报告。如今,凤凰“涅槃”,从十大贫困镇变成“明星小康镇”。

  徐宗元向记者坦露对老区人民的情怀:不是家乡,却魂牵梦萦;没有亲属,却时刻牵挂……

  放弃肥缺实职 一头扎进农村

  1998年,时任武汉市委常委、武汉警备区政委的徐宗元挂点帮扶新洲区凤凰镇。尽管曾在山区多年,眼前的一切还是让他难受:九成民房是土坯房,灌溉管道锈得漏水也没钱更换,竟用泥巴糊起……

  一次,在关圣村,他与群众谈养殖发展规划,有人开玩笑说:“帮扶就是一阵风,还是给钱最实惠,等规划好了,你们人也走了,没用的。”

  一句玩笑话,刺痛了徐宗元的心。在全镇干部大会上,他承诺:“请大家放心,我一定帮助老区百姓脱贫致富。”

  承诺言犹在耳,徐宗元却在次年退居二线。

  当时,武汉市委领导想请他负责王家墩商务区开发或到人大任个职,他婉言谢绝:“城市建设的事,我懂得少,难于担当。再说凤凰还没脱贫,我承诺过,不脱贫不脱钩。”随后,他加入武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继续帮扶凤凰镇。

  得知徐宗元的选择,朋友不理解:“你常年在山区工作,辛苦了老伴,委屈了儿子,好不容易可以安享晚年了,还操那个闲心干啥?”家人心疼他:“你有风湿性关节炎,去凤凰车难搭、路难走,身体会吃不消!”

  徐宗元告诉亲友,退休一身轻,人容易空虚,能和老百姓一起做点事,会更充实、踏实。也有人说风凉话,“他是想出名!”对此,他一笑了之。

  【徐宗元告白】

  我生长在恩施山区,从战士成长为干部,从正团直接提为正师,从山区交流到省会工作,是党和军队培养了我,做点事情理所当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职在位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退休后无职无权,也要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共产党员的身份,是永不退休的。

  【专家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梅志罡

  共产党人应有怎样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这些,徐宗元做到了。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在人生面临第二次选择时,不恋权,而是迷恋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14年大校义工 30万字调研报告

  1999年起,武汉连续3年大旱。凤凰镇塘堰干涸、农田龟裂,2万多亩农作物受旱。

  徐宗元肩背水壶、头顶手巾,冒着酷暑,跑遍全镇36个泵站和40公里长的水渠,发现农民灌溉没水源、种粮靠天收,“碟子塘”(当家塘淤塞得像碟子一样浅)、“咸蛋泵”(用泥巴糊堵泵站锈洞犹如腌咸蛋)随处可见。

  “武汉年降雨量有上千毫米,积蓄雨水潜力大。”徐宗元想:修塘蓄水,还可水产养殖。很快,他向政府提交调查报告,争取资金300多万元。大旱之年,当地扩塘挖堰66口,可灌溉全镇85%以上耕地。

  2006年夏,新洲再遭大旱。《长江日报》报道:“没想到凤凰镇这个‘贫水镇’几无旱象,水稻、棉花等农作物长势喜人。”2010年、2011年,武汉冬春夏三季连旱,凤凰在当家塘的庇佑下再次躲过旱灾。

  14年来,徐宗元每月要在凤凰住上十天半月,至今已自费下乡近200次,撰写调研报告58份,其中17份得到省市领导和农业专家的批示、认可,为凤凰引来了政策、资金和项目。

  凤凰镇78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刘全义说,徐政委帮我们修排灌站、建抗旱渠、挖当家塘,还掏钱给贫困户治病,给小伢交学费,买种子、化肥、农药,做的好事数不清。他不是凤凰人,但他把心留在了凤凰。

  【徐宗元告白】

  14年来,老区人民给了我知识和力量:只有了解每块土地的特点,才能知道适合种什么。只有走村串户,才能了解村民的困难和想法。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我就是本着“到位不越位,献策不决策,参与不干预,筹钱不用钱”的思路,为老区建设发展尽力而为。

  【专家点评】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哲军

  职务的高低、权力的大小,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职位是暂时的,事业是永久的。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坚持14年”,就是徐政委的可贵之处、可敬之处。他的坚守,是一种意志,是一种品格,是一种觉悟,是一种高尚精神境界。

  引项目开荒山 带村民奔富路

  村民们说,“凤凰什么都种过,就是没种过‘摇钱树’。”

  徐宗元知道,这是农民的心里话,大伙想致富。

  他不顾年事已高,四处求援,找人投资。关圣村村民温能生原在广东打工,月薪6000元。其哥哥温文生是中国动物保健品行业50强——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徐宗元了解到两人清明节要回家扫墓,借机说服他们回乡兴业。

  当年,两人筹资2000万元办起“新凤畜牧有限公司”,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为当地农民增收500多万元。温能生说:“徐政委既是我的创业领路人,也是村民的致富引导人。”

  凤凰镇山地多,种庄稼难有好收成。徐宗元调查发现,在山地上种油茶是个好项目,但油茶5年挂果、8年盛产,短期难见效益。

  为弄清油茶种植的可行性,徐宗元到相邻的将军山村取经,返回时在山路上摔得满腿是血。老伴说:“你不要命啦?别人说种啥就种啥。”徐宗元笑着说,乡亲们本来就穷,不能因决策失误再让他们受损失。

  目前,已有7家企业承包4700多亩山地种油茶。他算了一笔账:“市场上茶油每公斤15元,一亩山地可给农民增收1000元。”

  副镇长陈细芳在凤凰工作多年。他说,徐政委“穿针引线”,引进种植养殖、加工等企业10余家。1998年他进驻凤凰镇时,全镇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到去年已近万元,是1998年的10倍。

  【徐宗元告白】

  扶贫是难事,用心就不难。为老区争取特殊政策、引好项目,老百姓从心里感激。有人问我:凤凰与你无亲无挂,您到底图啥?凤凰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口袋里有钱花了,小孩子也有学上了,我图的就是这个。

  【专家点评】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哲军

  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幸福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幸福的源泉是枯竭还是涌流。如果只为自己,再多的物质财富也是平添内心的空虚。而像徐政委这样一旦超越个人,在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幸福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徐应东 刘念涛)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30日 00:10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田延华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