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元宝村人的中国梦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一间不满十个平方的小屋,一张木板床,墙上挂着几件干净的白衬衫,桌子上堆满高血压、心脏病药,这个曾经是元宝村村部的传达室,现在成了元宝村党总支书记张宝金老俩口的家。村民告诉我们说,当年把自家的院子腾给村集体的元宝山制笔厂的张宝金,带领元宝村盖起了新村部,目前村里以铅笔、铅笔板为主的企业已有28家,现在每年生产的铅笔差不多够中国人人手二支,铅笔和铅笔板产量分别占到了中国的二成五和六成。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有名,因为这里是著名作家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有着“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之称。三十几年前,这里是“种地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光腚屯”,背了27万元债;今天,元宝村总资产5.8亿元,农民户均存款18万元。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是元宝村人一个接一个梦想的实现。

  “三靠村”的温饱梦

  1968年,从山东棣县“闯关东”来到黑龙江省尚志市的张宝金,以元宝四队裁缝的身份在当时的“光腚屯”落户,并在1976年被选为元宝大队第四生产小队队长。那时的元宝大队,是一个“种地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社员们做梦都想吃饱穿暖。

  为了解决温饱困境,张宝金一上任就着手备耕生产。他带领社员往地里运送各种肥料,还在春耕前拿出自己做衣服攒下的220元钱,到牡丹江为生产队买回高产新品种玉米籽和黄豆种子,划出良种培育基地,以图提高玉米、黄豆来年的产量。春种之后,张宝金又带领社员利用农闲搞起了副业。

  张宝金的付出没有白费,第二年秋收时,元宝四队粮食满仓,打下的粮食相当于其他六个生产队的总和。加上搞副业的收入,到年底分红时,四队的人均工值从8分钱增加到2元钱。实现了吃饱穿暖的梦想,社员们从此对这位闯关东来的裁缝匠刮目相看。

  1980年,张宝金当选为元宝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元宝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提高粮食产量,张宝金引进了优良的种子和化肥农药,号召村里的干部们在自家承包田里搞实验,研究新种子、新化肥的习性。由于严格按照新品种的耕种要求进行实验,村民们一开始并不接受这种精细耗时的耕种方式,等到秋收时节,张宝金和队干部们种的“东农248”玉米亩产达到1100斤,“和丰25”黄豆亩产500斤,村民们才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从此,元宝村掀起了学习和实验科学种田的热潮,新种子、新化肥、新农药的使用让粮食稳产、增产,“三靠村”实现了温饱梦。

  “以工富农”的工业梦

  1985年,元宝公社元宝大队改为元宝镇元宝村,张宝金被选为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此时,包产到户已三年,农民的平均收入虽然翻了10倍达到400元,可也只是温饱,不是富裕。20年前,江苏华西村的致富故事让张宝金看到了希望,“立足于农,取利于工,以工养农、工农并举”成了元宝人的奋斗目标。

  1985年正月初八一大早,张宝金带着人称“于万能”的钳工于万河、“窖把式”陈明亮、“铁算盘“村会计亓炳昌一行四人踏上考察取经之路。他们先后考察了北京、上海、湖南、广东、山东等地农村比较知名的村办企业,最终结合元宝村自身紧邻几大林区的地缘优势,决定创办木材加工厂。

  办厂子,资金是个大问题。面对一个负债27万元的穷村,上哪儿弄钱创办企业?想贷款,可是没人敢贷给他们。而在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元宝村,提到集资,很多人都有心无力。为办厂子,张宝金和老伴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1.3万元积蓄全拿了出来,党员干部们有的把生产队解体时买回去的牲畜卖了,有的把自家的小猪崽和鸡鸭鹅狗卖了,有的把当年一半的口粮卖了,到最后,加上张宝金家的1.3万,共集资3.7万元。

  终于,1985年4月29日,在集资后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投资1.7万元的小木农具加工厂正式成立。5月20日,元宝村用集资剩下的2万元,组建了元宝村建筑工程队。元宝村向“工业梦”迈出了第一步。

  1987年3月,张宝金和村干部决定发动全体村民入股,筹建元宝村第二家村办企业元宝村卫生筷子厂暨元宝村综合建材厂。张宝金和村干部们的创业精神感动了村民们,在短短的十天里,由村里富裕农户集资的54万元就送到了村上。5月末,元宝村卫生筷子厂筹建工作顺利完成。6月初,原材料开始入厂,工厂正式开工,本村的35名劳动力走进了工厂当了工人。6月下旬,元宝村卫生筷子厂第一批卫生筷子进入市场,并受到用户欢迎,市场销路顺利打开。年末,卫生筷子厂创下了35万元的产值,获得纯利润5万元。

  1992年,元宝村与香港伟盈国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黑龙江元宝山木制品有限公司,获得了产品的直接出口权;1988年筹建的元宝山餐具厂到1993年已创纯利润170万元;1994年,在上海中铅一厂的支持下,元宝村新上了铅笔生产项目;1995年,元宝村在大兴安岭办起了8家卫生筷子加工企业,把企业做到了村外。

  在1987-1995年这9年间,元宝村的各项事业也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欠了多年的27万元外债,也在这9年间如数还清。

  2000年,元宝村购买了俄罗斯一处山林的采伐权和厂房设备,成立了元宝山远东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如今,在元宝村,以铅笔、铅笔板为主导产业的各类企业已有28家,年产铅笔23亿支,铅笔板3000万罗,铅笔和铅笔板产量分别占到了全国的25%和60%,从业人员3500多人,是全国铅笔板集散地,元宝村成了“中国铅笔之乡“,产品远销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

  目前,全村劳动力有80%从事企业生产、20%的劳力从事农业生产,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来源于工业。全村总资产5.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200元。被贫困压抑了几十年的元宝村人,终于长吁一口气,“工业梦“的实现让他们骄傲地挺直了腰杆。

  绿色发展的环保梦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森林采伐量的逐步缩小,元宝村所属企业面临着原材料匮乏的局面。元宝村人开始意识到,眼下的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于是,元宝村开始淘汰高消耗木材的筷子厂,上马环保铅笔项目,还把工业赚来的钱,用来种树,退耕还林近1万亩,建起了旱涝保收的农田。

  1999年,张宝金应邀客户邀请访日,发现绿色环保可降解苇浆餐具系列项目很有国际市场发展潜力,随即与日本西日门贸易株式会社达成了意向性合作协议。回国后,张宝金立即召开了党支部和村委会会议,讨论上马绿色环保可降解苇浆餐具盒系列项目问题,为元宝所属企业将来的转型打基础。随后,张宝金先后3次选派高素质的企业科技人员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学习绿色环保可降解餐具盒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

  2000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黑龙江元宝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完成了元宝村村办企业向环保型企业转变的过渡,也为元宝村增添了一个极具生命力的企业。元宝村人又开始编织起了绿色发展的环保梦。

  永不止步的元宝梦

  元宝村村办企业的持续发展给全村各项事业注入了活力,村里投资3822万元,建设了新村别墅和住宅楼2.46万平方米,全村70%以上的农民住上了楼房和别墅,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美好生活。目前,元宝村的砖瓦化率,自来水、有线电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都达到了100%。

  近年来,元宝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暴风骤雨》纪念馆、荷花池、元宝山等六大景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景区已经初具规模。如今元宝村已是国家级3A景区,还是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元宝村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村委会”、“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劳动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今天的元宝村的村容村貌改变了,农民的生活富裕了,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说到未来,元宝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这个年近70瘦小但却矍铄的老人信心十足:

  “我们将重点抓好铅笔工业园区、土改文化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农村示范园区四个园区建设。一是元宝村的铅笔工业园区。我们计划用5年的时间让铅笔产量达到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80%,再用八九年的时间,把元宝村打造成亚洲铅笔之乡;二是把土改文化充分挖掘出来。提到土改首先想到的就是《暴风骤雨》光腚屯,发展土改文化园区既有着政治意义,也能赚钱;第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我们有各种合作社,把农业现代化搞好,既能获得收入,还能保持粮食产量的稳定性,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四是把新农村示范园区建起来,体现咱们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想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更富、更和谐的生活,到2020年,要初步实现现代化。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元宝村人的梦想。”(记者金玉、黄倩)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00:11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葛燕燕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