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坚守誓言的农村老党员韦守琪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韦守琪为村民看病、取药

  韦守琪和获救者讲述当年救人经过

  在偏僻的横县南乡镇碑塘村委六栈村,有一位勇敢善良的老共产党员。他个头不高,开朗热情,还有个好记又好听的名字——“韦守琪”。一个普通的南宁农民,一个平凡的老人,一次,60多岁的他落水后竟然安全救起了一同落水的3个人——两个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一个是脚踝受伤了的三轮车司机,不能不佩服他的施救技术,但是更令人佩服的是他的勇气。

  遭遇意外落水,奋不顾身救起3名落水者

  “在那一刻,我唯一想的就是如何把人救出来”

  去年10月24日,这个日子可以说是惊心动魄。那天,韦守琪和往常一样跟乡亲们一起搭三轮车去南乡圩赶集,天有不测风云,路上遭遇车祸——当走到南乡镇飞双江岸边时,他们所搭乘的三轮车与一辆迎面而来的摩托车相撞,三轮车和车上5人全部落入江水中。

  车子落入水里后,70多岁的叶煜忠稍懂水性,挣扎着游上了岸;而81岁的黄之文和83岁的陆中鉴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手足无措,在水里挣扎;三轮车司机韦守煜也因左脚被卡在车内,泡在水里无法动弹。

  面对横祸,在水中的韦守琪第一意识就是要救人,他迅速看清水中形势,凭着良好的水性毅然潜入水里搜救其他落水者。不记得游了多久,韦守琪先将陆中鉴安全救起,立即转身向黄之文游去,在老人快没力气就要往水里沉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一把抓住黄之文的胳膊,另一只手奋力划水,向岸边游去,在闻讯赶来的人们的帮助下,黄之文安全脱险。

  一连救起两位老人,几乎耗费了韦守琪全部的力气。“要不是我擅长游泳,有水中救人的经验,恐怕也不能救这两位老人。”韦守琪说。

  两位老人已经救起,韦守琪抓住岸边的一棵树休息喘口气,就在他准备上岸的时候,叶煜忠发现三轮车司机韦守煜还在水里,于是大叫:“水里还有人!”韦守琪回过头朝着叶煜忠说的方向望去,却看不到水面上有驾驶员和三轮车的身影。

  “当时大伙都看不见人,不知道具体位置,有点想放弃了,我自己也没力气,能不能救上来,心里没底。”尽管如此,他义无反顾地再次潜入水里,用尽全身力气找寻韦守煜,不知过了多久,韦守琪把韦守煜拖了上来。

  “把他拉上来的时候,我看见他的脚踝出了好多血,隐约看到他的脚和腿之间只剩一层皮连着,我怕他见着都觉得心慌,赶紧把衣服脱下来给他包扎。”当时的情景,韦守琪至今仍记得很清楚。

  上岸后,韦守琪耗尽了全部的力气,双脚不停在发抖,还伴有抽筋的现象。他说:“在那一刻,我唯一想的就是如何把人救出来,根本没时间考虑个人安危。”

  就在韦守琪在水里救人的时候,附近的村民也在忙着打电话报警、叫救护车,很多人手拉手连成“人梯”,尽可能地靠近水面,以最快的速度将获救者小心翼翼地拉上岸。派出所民警和镇医院医生迅速赶到了事故现场,为落水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身为“赤脚医生”,无论白天黑夜都出诊

  “救人要紧,我必须要去”

  1970年至1971年,韦守琪作为支前民兵被派往贵州修公路,他因表现优秀获得参加医学培训的机会,并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基本医学医理知识。回到村里后,受县防疫站的委托,韦守琪在临近村屯帮助村民打防疫针,开始了他“赤脚医生”的生涯。

  一提到韦守琪,那浪五保新村的老人韦守祥对他有说不尽的感激。3年前的一个深夜,韦守祥生病晕倒了,因远离镇医院,村里的人都不知所措,突然想到韦守琪,于是派人找到韦守琪,说明情况后,韦守琪连夜赶到那浪去给老人看病。

  当时,韦守祥的病情不容乐观,五保村里没有人照顾他,怎么办?韦守琪提出把老人接到家里照顾。在回韦守琪家的路上,一些客运司机看到奄奄一息的老人,就怕老人在路上出事,都不愿意搭载,韦守琪就在夜里和韦守祥的一个远方亲戚,两人搀扶着70多岁的老人慢慢地向韦守琪家走去,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韦守琪的家。

  韦守琪利用所学,结合家传秘方,悉心治疗、照顾韦守祥,才3天的时间,韦守祥的病情好转,并逐渐痊愈了。这个救命之恩让韦守祥没齿难忘,现在他逢人便说“韦守琪是好党员、好干部”。

  还有一天凌晨1时,那马村的一名3岁小女孩发高烧,女孩的父母打电话向韦守琪求助,韦守琪一放下电话立即拿上手电筒和驱蛇棍向伸手不见五指的山上走去,为小女孩找草药。

  韦守琪比较擅长医治幼儿疾病,5年前六利村一个2岁小女孩因高烧抽筋的事情他记得很清楚。“当时小孩高温41℃,情况非常危险,我给她打了一针退烧针,看她情况稳定了才离开。”那夜,韦守琪回到家已经是凌晨3点多,休息了几个小时后,清晨7点,他又赶去给那个小女孩复诊。就这样,多年来韦守琪就一直默默地关照着村里及附近村屯的老人和小孩,无偿地为乡亲们看病,只收取几元的药钱。

  在韦守琪的心里,救死扶伤不是为了换取多大的功利,而是就像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救人要紧,我必须要去”,目的就是这样简单。他的坚定和坚守,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永记入党誓言,做党和父母的“好儿子”

  “随时做好为群众牺牲的准备”

  韦守琪从小就是一个懂事聪明的孩子,读小学时,他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少先队员,考上了南乡镇西南中学,当时附近的村子只有他一个考上这所学校。入学后,由于成绩优异、表现良好,他很快就成为共青团员。

  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还差一个学期就毕业的时候,身为家中老大的他辍学回家务农,并担当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每当说起这事,韦守琪的父亲仍觉得过意不去,但韦守琪非常理解父母的苦衷,对当年的决定毫无怨言,并时常教导儿孙们,要好好学习,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如今,韦守琪一家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他既是孙辈们的爷爷,也是90岁高龄父母的好儿子,在他的影响下,韦家的兄弟姐妹、儿孙们各个勤学上进。

  韦守琪在22岁那年成为生产队会计,直到现在他还挑着这个重担。要求进步的韦守琪,在1988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宣誓的情景,记得宣誓时的铮铮誓言,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尽所能帮助村民发展生产、修桥修路,让村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韦守琪说:“作为党员,就要多想着如何更多地帮助别人,在关键的时刻,随时做好为群众牺牲的准备。”

  “不能夸夸其谈,应该带领群众致富。”韦守琪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及村里的老干部,他是这么严格要求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从当年带领群众修筑水库、拉电进村结束无电历史,到如今鼓励大家种植糖蔗、为村中架桥、免费给乡亲们看病,这些都是乡亲们永远都忘不了的恩情账。

  碑塘村是西津水库库区,修筑水库,让六栈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乡亲们再也不用为庄稼灌溉用水发愁;1988年低压线路拉进六栈村,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目前,村中已架起了三座便民桥、致富桥,另有两座在筹建当中,村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了,糖蔗、优质水稻等农副产品也搭上了外销的快车。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5日 00:01 来源:南宁日报 编辑:李佳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