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记“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永寿县豆家镇何谈村书记徐旗成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在永寿、乾县、礼泉三县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叫五峰山;在五峰山下的咸阳市永寿县豆家镇何谈村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生的不惑之年,把群众的期盼化作五峰山一样的力量,短短3年多时间,推开了一扇扇致富之门,把这个以偏远、闭塞、贫穷著称的小山村变成全镇乃至全县闻名的先进村、模范村、文明村。

  他,就是何谈村党支部书记徐旗成。

  这个人可靠实在,他想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我们信任他!——村民陆世根

  2008年9月24日,对于43岁的徐旗成来说,注定终生难忘。这一天,并未参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他,却被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然而,就在当天,镇政府干部找徐旗成任职谈话时,却被他婉言谢绝:“人过三十不学艺,这事我弄不了!”“徐旗成能被选上,绝对有过人之处,你们继续找他谈!”镇党委书记李涛掷地有声。经过11次劝说,徐旗成终于答应了,“我纯粹是被镇上干部的诚意打动的!”于是,徐旗成放下经营多年的联合收割机、“50”拖拉机,放下120多只羊、80多亩麦地、6亩苹果园……放下每年10多万元的收入,接管了这个“烂摊子”——何谈村。

  何谈村坐落在豆家镇西南角,三面临沟、一面傍山,属全镇最远的村。该村只有一条1.5米宽的山路通往外界,即使前往周边最近的村子,也至少得走4.5公里。除了交通不便,该村还面临长期缺水的难题。起初,村民吃窖水,时间久了,就出现了“大骨节”、“罗圈腿”等地方病。没办法,群众又到距本村2.5公里、来回需要花3个多小时的沟底拉水。后来,群众在村里凿了一口深井,“但一天只能抽14桶水,不到3吨,根本满足不了村民和上千头牲口的需要!”

  由于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村里的小伙很难娶到媳妇,于是绝大部分小伙只好在外“倒插门”,村里十多年没放过一个喜炮,人口在20年间由600多减少到不足300人。

  2008年,村民们决心选出一位能带领他们致富的村主任,于是大家将目光投向了徐旗成。“这个人可靠实在,他想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我们信任他!”村民陆世根底气十足地说。

  路,就是何谈村的命,非修不可!如果修不好,我就立马走人!——徐旗成

  上任伊始,该从哪里着手?经过一翻激烈讨论,村干部们一致认为“修路”是最为紧要的事。

  但钱从哪里来?为此,从2008年10月下旬起,徐旗成就积极前往县发改局、交通局等部门跑项目、争资金,甚至请求他在咸阳市实验中学工作的表哥帮忙跑项目。

  12月下旬,表哥打来电话,高兴地说:“旗成,项目的事有着落了……”闻讯后,徐旗成激动地整夜没合眼。紧接着,在村民大会上,徐旗成将修路的决定和盘托出,没想到招来一片质疑声:“这可不是普通的路,钱从哪来?”、“老几辈都没修成,就你!”……一位前任村干部甚至私下放出狠话:“徐旗成要是把路修成了,我就颠倒着从他家门口过!”面对群众的声声质疑,徐旗成抛出一句滚烫的话:“路,就是何谈村的命,非修不可!如果修不好,我就立马走人!”会上还决定,每名群众捐200元修路款。随后的3天里,5.8万元捐款悉数到位,而徐旗成一人就拿出4万多元。

  3月7日,项目审批书从市交通局送到县交通局,但审批书里讲明,交通部门承担路面铺设,村上负责路基处理。处理路基的122万元怎么办?徐旗成先是建议将村上180亩机动地一次性承包30年,可解决27万元。然后,他四处奔波,找县上、跑省市……他为群众修路的赤子之心感动了许多领导,项目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省交通厅等部门一个个争取回来。

  项目到位后,为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徐旗成还建议由3名群众代表组成工程监督小组,共同监督工程质量和资金流向。

  3月14日,工程队正式进驻何谈村。然而,由于启动资金没有到位而无法施工,望着欢呼雀跃的群众,徐旗成二话没说,将自家余粮卖了3万多元,当他将装满钱的塑料袋拎到包工头李春英面前时,李春英热泪盈眶地说:“没见过你这么好的村干部,啥也别说了,我为村里捐1000元!”

  “卖粮”的事传开后,村民们深受感动,有3户村民立即垫资8000多元,群众也纷纷义务加入到修路大潮中,你家出车、他家出力,家家争先、户户恐后。

  修路的10个月里,徐旗成与施工队同吃同住,常常5点早起,深夜收工,甚至好几次挂着吊针忙碌;由于路长、坡陡、地质结构复杂,修路过程出现5次塌方和13次地下水涌出,徐旗成第一个跑到现场救人、刨土、堵水;当邻村群众以破坏本村路面为由,拒绝沙石运输车经过时,他又耐心地与之商议;面对清理塌方、架桥等引起的资金再度紧缺,他又将自家120只羊和余粮卖了5万多元;他将家务与农活全部抛给妻子一人,使自家6亩果园被腐烂病毁掉……

  苦心人,天不负。2010年1月10日,一条长10.12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终于展现在何谈村群众面前。

  通村公路修成后,群众看病购物、学生上学、农产品运输等都方便多了,离村多年的5户27位村民重新回到村里生活。村民谈涛涛还娶回了村里10多年来的第一个新媳妇。

  要不是徐书记,我这么艰难的人,咋能盖起新房!——特困户袁小刚

  长期以来,何谈村绝大多数群众居住在土窑洞和土坯房里,汶川地震发生后,有十多户群众的房子倒塌了。村干部会多次讨论后,决定实施整村搬迁,涉及群众82户,工程造价500多万元。

  在村民大会上,当徐旗成说出整村搬迁的决定后,大部分群众表示支持,但也有少部分村民不愿搬。对于习惯住老宅的群众,徐旗成与其他村干部多次上门入户做思想工作,并组织20多名群众前往旬邑、淳化等周边新村建设比较好的县进行参观。针对经济困难的群众,他又多次前往各部门争取扶贫项目,披星戴月,风雨无阻,项目一个个被争取回来。

  为确保顺利开工,徐旗成又以私人名义为10户群众在永寿邮政储蓄银行担保建房贷款21万元,找朋友向5个贫困户借款5万元,为15户群众担保赊下了砖瓦,还为4个特困户和五保户建起了“免租房”。

  2010年4月,何谈人掀起了建设新家园的热潮,当年便建成56户,次年增加9户,剩下的17户,房屋主体已完成。望着自家的砖瓦房,特困户袁小刚激动地说:“要不是徐书记,我这么艰难的人,咋能盖起新房!”

  同时,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一座造价17.5万元、高30米的水塔矗立在了村头。凭借着新建成的水塔,徐旗成还做了一件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引自来水到户。如今一走进何谈新村,家家户户都有水龙头,室内卫生间和抽水马桶不再是稀罕物。

  2011年6月,徐旗成又筹资60多万元,为群众建造了牛、羊两个养殖小区,总面积13.5亩,预计牛存栏300头、羊存栏600只。

  徐旗成是一名为民办实事的好党员、好干部,他的所作所为值得全县党员干部学习!——中共永寿县委书记齐海斌

  2010年6月5日,徐旗成被豆家镇党委任命为何谈村党支部书记,并兼任村委会主任,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一担挑”。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沉了。

  徐旗成和村“两委”会干部经过多方调研、充分论证,提出了“提升种植业、壮大果业、扩张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结合本村耕地面积多的实际,徐旗成积极动员村民每年新建果园100亩,并一边为村民引进优良苗木,一边邀请果业专家和种植大户进行现场培训,并带领十多名群众前往全县省级苹果示范基地——店头镇好畤河村进行考察学习。同时,他还大力推广苹果套袋技术,使原来每斤只能卖两三毛钱的“何谈苹果”一下子卖到一块五。为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根据本村沟坡面积大的实际,他又带领群众种植矮化核桃树295亩。此外,他还积极鼓励和帮助群众购买收割机、拖拉机等大型机械,全村目前共有联合收割机21台,“50”、“70”拖拉机16台。

  在徐旗成的带领下,何谈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600元猛增至2011年的5208元,何谈村由“四类村”一跃成为“二类村”。他本人也获得了“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永寿县委书记齐海斌动情地说:“徐旗成是一名为民办实事的好党员、好干部,他的所作所为值得全县党员干部学习!”(通讯员 王高林 王少东)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00:07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马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