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组织工作的“标杆”和“旗帜”——记获中组部嘉奖的英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廷标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8月29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全国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总结会议上,英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廷标受到了中组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联合嘉奖(全国共嘉奖150人,广东省4人,清远市1人),为清远市组织系统和组工干部赢得了荣誉。

  陈廷标从事组织工作的26年里,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树立了组工干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无私奉献”的形象,获得了众多荣誉。2005年被英德市委市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4次被清远市委授予“清远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3次被英德市委授予“英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8年被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9年被英德市委授予“英德市十佳勤廉兼优先进典型”称号;2011年被广东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组织系统优秀组工干部”称号。1999年至2002年4年间,被组织委以重任,兼任英德市英城镇党委书记。

  勤勤恳恳,领导可靠的“参谋”和“助手”

  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是陈廷标的人生信条。自从调入组织部,他20多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组织工作上。1996年任副部长以来,4次担任村(社区)换届办公室主任,最多时身兼6个专项工作的办公室主任职务。英德市300个村(社区)他全部走遍,近1500名村(社区)干部基本都认识他。2011年的“三级换届”,他有近5个月的周末没有休息过。

  八小时之外,学习是陈廷标的唯一爱好。闲暇之余,他还爱“爬格子”,写成体会文章,7次被清远市委组织部评为调研信息先进工作者,所分管的调研信息工作8次被清远市委组织部评为“双料”先进单位。

  业务精通,组织系统的“活字典”和“政策通”

  陈廷标是清远市组织系统从事组织工作时间最长的县级组织部副部长,既是英德市委组织部的一个“元老”,也是领导眼中可敬的“镇部之宝”。长期从事组织工作,他对组织工作的政策法规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对英德党的建设情况如数家珍。2008年,他根据上级实行“两推一选”的要求,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创造性推行“三推三考三选”,在当年的换届工作中,英德市取得了“八多两低”的佳绩,远远高于清远市下达的任务指标。

  锐意创新,组织工作的“标杆”和“旗帜”

  陈廷标不但实干,还善巧干,工作上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使英德党的建设做到常规工作有实效,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有特色,不断地提升了英德党建工作在清远乃至全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03年,针对村级干部队伍“断层”的现状,他提议并组织了公开选拔部分村(居)党支部书记拟任人选工作,公选了村(居)党支部书记拟任人选91人,公开招考了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165名,全面提升了村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2005年,他积极探索和实践“党组织+中介组织+农户”党建新模式,先后建立了21个各具特色的党建新模式,取得了“建立一个支部,培育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良好成效,被广东省委组织部授予“固本强基创新成果”称号。2008年,他最早将远教终端站点延伸到村民小组一级,以功能齐备的信息大篷车为培训载体,对全市1500多名镇村远教工作人员开展远教技能大培训。2010年,他带领调研组,历经8个月的调研,在全市300个村(居)完善了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管理网络,解决了村(居)民党小组长经济待遇难落实的问题。2010年,他组织制定的有关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得到市委采纳,财政每年支出130多万元,解决了全市6500多名机关党员的教育活动经费,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2010年,他提出“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基层党建新思路,力促在西牛碧桂园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项目部成立党支部,成功探索了“党组织+扶贫项目+农户”党建新模式。

  正派廉洁,党员干部的“表率”和“楷模”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坦荡的心态。26年来,他身边的同事,他考察的干部,他原来的下属,有的成了县级领导,有的走上了其他重要岗位,而他仍然“原地踏步”,但他从未有丝毫怨言。

  他从不利用工作之便或以单位领导名义为个人谋私利,他的亲戚朋友没有一个靠他帮忙而提拔。他的一个侄子担任交警中队的副中队长达15年,很多亲戚让他跟领导“说一说”,帮忙将其侄子提拔为中队长,他始终“闭口不提”。

  他对自己生活上的标准之低近乎“吝啬”。一个公文包用了8年,破旧到皮都掉了仍不舍得扔;衬衣衣领破了还是继续穿,穿着朴素的他有一次下乡被群众误认为是领导随行的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加班,至今仍住在单位附近的一套组织上分配的仅几十平方米的旧房子。他对自己“小气”,然而对扶贫救灾等公益事业却常常一掷千金。2008年,他为汶川救灾捐献了3000元,其中包括其“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的2000元奖金;为了扶持扶贫对象发展生产,他资助7200元;2012年,他在“扶贫济困”活动中主动捐款3300元。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9日 00:58 来源:清远日报 编辑:刘炎东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