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一线带兵人王军锋:矢志边防卫国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王军锋,男,汉族,1979年12月出生,1999年9月入伍,2001年9月入党,93975部队64分队分队长。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优秀基层干部、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空军授予“建功边疆的模范雷达站长”荣誉称号。 

  初春的北疆,冰雪裹盖着大地,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正在上演。突然“蓝方”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际,一名少校带着一股风冲到电脑前,快速敲击键盘、改换频率、下达“反干扰”指令,几十秒后来袭目标清晰地显示在雷达显示器上,任凭“敌”机狡猾多变仍被死死咬定,一批批空情数据准确迅速地传到指挥所。

  冲锋,是王军锋留给官兵们最深的印象。戍边9载,他先后在4个岗位5个雷达站任排长、副站长、站长等职,始终以冲锋的姿态,在电磁迷雾里穿云破障,将真心真爱洒进官兵心田,实现了人生的一次次跨越。

  9年4个岗位5个雷达站,处处精彩

  他走到哪,红旗就扛到哪,任务交给他,准没错!

  “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写在王军锋日记本扉页上的这句话,是一名军人对责任使命的诠释。

  2003年毕业时,他主动申请来到兰空驻疆某雷达旅,并要求到当时最艰苦的中蒙边境某雷达站。自视高材生的他,没想到在第一次考试中就得了个倒数第一。“永不服输,才能遇强则强”。从此,他开始了“不要命”的追赶:每天练习测报、抄报、标图,每晚躲在教室里学习到凌晨三四点,用于练习的测报板被他翻烂了,风里雪里、操场上、菜地里都留下他练习测报的身影。一个月后结训考核,王军锋每科都是第一。战士尚飞星回忆,那年夏天,为了让刚列装的某新型雷达尽快形成战斗力,王军锋没有了休息时间,一有空就把自己关在学习室里。1个月过去了,他用减少的9公斤体重,换来了成为掌握新型雷达操作的第一人。

  2010年9月,旅里组织岗位能力达标大比武,150余名专业尖子汇集在火焰山下,王军锋作为雷达站站长冲在排头,带领官兵,一举包揽了基层指挥军官个人第一、团体第一的金牌。旅政委朱永民提起王军锋,喜上眉梢,“王军锋走到哪,红旗就扛到哪,任务交给他,准没错!”

  9年来,无论是面对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还是身处寒冷寂寞的高高山巅,王军锋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势,汗水洒过的地方,是他一点点超越自我的路径。

  9年5枚军功章3步跨越,步步坚实

  他走到哪,创新就跟到哪,难题到他手,不再难!

  “戍边卫国,呆得住不是贡献,向创新要战斗力、在创新中练打赢才是”。写在王军锋训练日记上的这句话,是对新时期军人勇于创新求变的生动诠释。

  在某站工作时,他发现雷达情报保障操纵、记录、上报三位合一,日常却分开训练,互不交叉配合,是制约训练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军锋大胆打破老模式,组织三个专业同台训练,官兵的情报保障能力由七、八个批次提高到十几个批次,总结的《模拟练习五操作经验和训练方法》在全空军雷达兵部队推广。

  新时期军事变革的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忽如一夜春风,吹进军营。雷达兵传统的“一本、一板、一尺、一笔”的训练模式,其弊端日益凸现。王军锋又一次发起冲锋,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针对官兵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做了三个版本的教案,因人施教,还摸索出联想记忆、形象记忆等方法,组训实施专业练技能、全站练协同、网上练集成,在全站开展争当“小能手、小标兵、小典型”等活动,把一个训练成绩落后的雷达站,变成了一个不怕考、考不倒的雷达站,他自己也实现了从大学生干部到全军优秀基层干部、从基层主官到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从戍边新人到建功边疆的模范雷达站长的3步跨越。

  9年来,王军锋把训练舞台当创新平台,先后对5种训法战法进行了完善、整合,创新出12种新训法,其中7种被上级推广。他带领官兵先后保障6万余批空情,从未出过差错,情报优质率100%。有人问他为何对训练创新如此痴迷,他说,我们是祖国蓝天国门的第一道卫士,练为战,战为赢;打不赢,等于零。

  70%士官拥有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人人“三不愁”

  他走到哪就把关爱带到哪,跟着他干,准有出息!

  “带兵不能只管一阵子,要为兵负责一辈子。”王军锋始终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不仅把战士装在心窝里,更为战士的明天负责。在他看来,让战士成长成才,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

  实践中,他为官兵量身定制成长“路线图”,使人人都有“跳一跳、够得着”的奋斗目标;在任职的雷达站开办了“三塘湖夜校”、“乌苏夜校”和“青年峰夜校”,既当校长,又当教员,既讲专业课,又教文化课;与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联系,协调开设了计算机、法律和管理等多门课程。每年老兵退伍前,他都邀请驻地有关专家授课,分析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解答就业政策。还组织士官参加留疆干部考试,积极向企事业单位推荐人才。这几年,退伍的士官有11人进了县政府、街道或知名企业工作,有2人当上了村长、8人成了致富带头人。

  “勇于担当、一身正气是我终生不变的追求,连路都走不正的人,穿再好的鞋都没用。”王军锋始终用这句话告诫自己。去年10月的一天晚上,广东籍战士小刘走进他房间。“站长,我家在农村,没什么出路,想套改士官,能不能帮帮忙?”小刘表明来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他。“这干什么?快把东西收起来!”见王军锋义正言辞,小刘只好把信封收回。鉴于小刘平常表现优秀,王军锋不仅推荐小刘为士官选取对象,还帮助小刘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近几年,王军锋带过的雷达站,先后有4人考取军校,52人取得大专以上文凭,9人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70%的官兵获得各类资格和等级证书,还培养出5名基层主官、3名机关参谋。战士人人“三不愁”:退伍不愁找工作、恋爱不愁找对象、致富不愁没门路。

  在王军锋呆过的地方,这些情感故事像陈年的酒,愈久弥香。讲起王军锋的带兵故事,战士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王站长走到哪就把关爱带到哪,跟着他干,准有出息!”许多战士家长也在来信中说,“部队有这样的带兵人,做家长的一百个放心。”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9日 01: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