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泰山先锋”旗帜飘扬青藏高原——泰安优秀青年党员马广超义务支教玉树纪实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支教西部,

  他只为圆一个梦想

  马广超,是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东延东村一个农家独子。2003年9月,从岱岳区职业中专毕业,班主任房老师的临别赠言至今在他耳旁回响:“金钱不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人生才更有价值。”考入潍坊教育学院读书后,马广超一次在上网浏览时发现了格桑花西部助学网,从中得知青藏高原好多地方不仅生活贫困,而且师资匮乏,许多孩子因为没有老师不能上学。从那时起,马广超就产生了去青藏高原支教,到格桑花盛开的地方实现人生梦想的意向。

  2008年3月19日,马广超瞒着父母,孤身一人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到青海西宁后,马广超转乘长途汽车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在县教育局,好心的才旺巴丁局长顾虑小马吃不了苦,特意把他安排到了条件较好的吉尼赛乡中心小学,并帮他搭上一辆进山送货路过吉尼赛乡的卡车。小马上车后不久,天就下起了雪,并且越下越大。雪雾弥漫、道路溜滑,司机一路谨慎驾驶,路过吉尼赛乡驻地时竟忘了停车,阴差阳错地将摸不准方位的小马一路带到了囊谦县海拔最高、条件较差的麦曲小学。

  当晚,马广超被安排在帐篷里住下来。由于当地昼夜温差极大,小马穿着羽绒服,盖了两床被子,仍冻得打牙巴骨,不到下半夜就感冒了。第二天早上,曲江校长用试探的口气问马广超:“我们学校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互联网,手机没信号,你看看愿不愿意留下来?”

  “我既然选择来这里支教,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让我留下吧。”马广超说。

  扎根青藏高原,

  他一待就是五个年头

  马广超刚到玉树时,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反应,让其头痛眩晕,胸口发闷,不时地恶心呕吐。

  看着眼前这个血气方刚的山东小伙,麦曲小学的教师们认为小马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别说是义务支教,就连高原反应这一关恐怕都挺不过,待不了多久就会离开。然而,谁都没想到,马广超在青藏高原一待就是五年。

  当时的麦曲小学只有一名正式教师,一名民办教师,一名代课教师,一间土屋教室。50多名藏族学生因为空间拥挤只能站着上课。宿舍里,几乎没有一张完整的床,学生只能打地铺、睡木板。由于没有足够的校舍,教师们只能住在院子中的帐篷里。

  到达麦曲的第二天早晨,学生们看到马广超洗脸刷牙,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原来,这里方圆百里没有商店,更别提买到洗漱用品了。

  看到孩子们脏兮兮的脸蛋,马广超上的“第一课”就是教学生们洗脸。由于没有充足的生活用水,马老师就把孩子们带到学校附近的一条小河边。他把自己带去的肥皂、毛巾、护肤品等一一拿出来,手把手地轮流教孩子们洗脸。

  之后,在马广超的积极申请下,格桑花协会为孩子们募捐了洗漱用品。渐渐地,孩子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2009年4月底,马广超到吉来找藏医看病,看到当地小学校园里的杂草足有1米多高。原来,这所学校的条件比麦曲更艰苦,没有教师愿意在这里教课,37个孩子已经停课了。村长无奈地恳求马广超:“你哪怕只在这里教一个星期也可以。”马广超当即决定,到吉来教课。

  支教至今,马广超哪里需要哪里去,已先后在玉树州的6所小学担任汉语教师。麦曲、瓦作、吉来、上日玛、查荣寺、拉秀,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坚守高原,

  他历经多次生死考验

  在玉树支教的5年里,马广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也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2009年4月底,吉来小学放假,只剩下马广超留守护校。一天夜里,马广超脸上突然长起了水痘,没多久水痘就遍及全身,痒时如蚂蚁爬行,痛时如针扎一般。幸亏返校拿东西的一名老师背着他到藏医活佛那里及时救治,才慢慢好起来。实际上,当地过去有3名学生就因得这种病死去了。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强震。当时,马广超正在重灾区的玉树州囊谦县查荣扫盲中心支教。地震来袭,房梁在头顶上方剧烈晃动。马广超机警而理性地指导学生紧急疏散:“撒样!撒样!(藏语地震的意思)孩子们,快向门外跑!”幸好房子只是震裂,没有倒塌。

  2010年以来,马广超连续两年被评为“感动泰安”新闻人物,被山东省授予“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2011年12月,马广超在家乡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如今,在泰安,正涌起一股学习马广超无私奉献精神,争做创先争优“泰山先锋”的热潮!(记者 姜言明 通讯员 倪青华)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6日 14:57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白世康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