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陕西省十八大代表、延安市志丹县杏河镇党委书记刘刚:植根百姓 干群本是一家亲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刘刚(右二)检查农业工作。

  “娃娃呀,你回去好好上学,叫你母亲安心养病。你们家的困难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

  “谢谢。”志丹县杏河镇牛沟村高一女学生谢盼盼,拿着母亲的病例和镇党委书记给批的补助金,怯生生地道声谢谢后,走出镇政府回家去了。

  “现在民政扶贫政策有所变化,许多困难家庭已享受了低保,遇到这些临时困难都不好办啊。镇上又不能不考虑这些群众的困难,只能想尽办法为民解忧。”

  这是记者8月8日在志丹县杏河镇党委书记刘刚办公室采访时刚好看到的一幕。

  “进了公家门,就是党的人。”刘刚从入党那天起,就信奉这样的人生信条。金盆湾村农田点会战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只穿运动鞋不穿袜子,常常挽裤赤脚站在黄土地上现场工作;建苹果示范园,他严格标准,与群众一起吃方便面,干不好不下山;建牛寨新农村,遇上连阴雨,他同村组干部挽着裤腿在一尺多深的淤泥里清理;退耕还林工作中,他推行了农户造林面积核实和兑现由户主、小组长、村主任、村支书、包村干部、包片领导、镇长逐人签字的“七签”制度,从源头上解决了退耕还林面积难核实的问题。

  妻子有病,他顾不上照顾,孩子上大学他顾不上接送;父亲病危,他这个做长子的也不在身边,直到三天后他风尘仆仆地赶回家里时,父亲已撒手西去。跪在父亲的灵前,他眼泪直流……对待各项工作,他始终亲力亲为,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的好书记”。

  刘刚说,他总结出乡镇工作要“沉下去、办实事、变角色”9字口诀。在杏河镇的11年间,他跑遍了全镇的山山峁峁,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第一位,宣讲党的农村政策。并从制约农村发展的吃水、通电、行路等问题入手,先后新修公路266公里、通村油路96公里、砂石路170公里,延伸高压电线30.8公里、低压配电网20.5公里,打水机井236眼、建成集雨窖41处,彻底改变了全镇三分之二的村不通自来水,五分之一的村不通电、不通公路,以及农民无产业、收入低的落后面貌,成为白于山区第一个全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乡镇。

  牛咀沟村的任宏德一家四口三个单身汉,身体残疾又有智力障碍。刘刚几次到他家都忍不住落泪。刘刚帮着四处筹钱,平地基、拉学校拆下的旧楼板,硬是帮这家人搬进了新房。在全县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层、两联三包抓扶贫”活动中,他到村进户,同村干部一起研究制定包扶计划,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如今,全镇村村通公路、户户通上了电和自来水,人均基本农田达到3.4亩,发展山地苹果1.4万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25元。

  “作为班长,我必须从自身做起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刘刚常这样说。多年来,他总是甘当标杆,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人。“心中有百姓,干群一家亲。”长期扎根农村一线,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成就,经常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深得广大群众认可和信赖。在推行党委成员包建责任制等党建系列创建活动中,他要求班子成员要把党和政府的民本思想向下延伸。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他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经常和干部谈心,给他们压担子、教方法,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先后向县委推荐使用干部20多名。

  在刘刚的带领下,杏河镇被授予“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卫生示范乡镇”、“全省文明村镇”、“全省教育强镇”等荣誉称号。在全省开展的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全镇一、二类村达到72%,彻底消除了四类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提升。2011年,刘刚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7日 00:24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焦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