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忠县天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应和:“做农村工作也要天天上班”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李应和,忠县复兴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复兴镇天子村党支部书记,忠县第十二届、十三届县党代表,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曾被评为市文明市民、市人口普查先进个人、市农委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4年12月,李应和临危受命,从复兴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岗位到最艰苦、维稳任务最艰巨的天台村任支部书记。当时的天台村,因公路建设质量差等多种原因,群众意见大,多次到县、市上访,各项工作难以推进。

  李应和对村民作出16条具体承诺,推行财务公开,以公平对人,以公心对事。村里过去大小工程都承包给老板做,李应和采取由村里自行组织、村民自己实施的办法,修通了11公里村级公路。他和村民一起运片石、凿边沟、铺片石,整个期间没耽搁一天时间,不仅保证了道路建设质量,还为村集体节约资金8万元。

  修公路租来的机械,在村里少呆一天就能节省几百元钱。为了让挖掘机能够每天多干活,李应和晚上坚守在现场。一天夜里,为了抢进度,他在施工现场被挖掘机撞破头颅鲜血直流,倒在地上人事不省,幸亏被及时送往县医院抢救才夺回一条命。

  天台村用电线路老化,电压不稳定,群众照明和生产用电十分困难,怨声载道。2005年,李应和带领党员干部与群众一道顶着烈日挖杆洞,在陡峭山坡上抬电杆,砍伐障碍物,不仅成为全镇第一个完成农网改造的村,还比其他村节省开支近一半,每户农民因此节省600多元。

  为了治穷致富,李应和带领群众垦荒植绿6000多亩,争取上级项目支持,逐块地踏勘,实地规划,与村社干部一道拉线打窝,带领留守在家的老人2个月栽完3万根柑橘、猕猴桃、梨子等果树。如今,这些果树每年带给农户收入30万元,全村50%的农户靠果树每年收入2000多元。

  修好了路,改善了基础设施,发展了产业,理顺了矛盾,李应和又精打细算修建起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将日用品、化肥农资等商店引进村里,还开设农家书屋、村民说事室,实行村干部轮流到公共服务中心值班,方便群众说事。

  2007年12月,位于复兴镇水坪村的忠县工业园区拆迁补偿工作滞后严重影响建设进度,因为补偿涉及各个社分配情况不同、面积计算不同、有无承包地、在世与去世、归退情况不同而纠纷成堆。李应和第二次临危受命,深入家家户户调查了解,清理登记、求证核实,在一个半月内先后开12次会,将1000多万元的补偿资金一分不错地补偿到农户中,确保了工业园区顺利建设。

  复兴镇天子村是忠县整村脱贫工作的重点村,也是市主要领导重点联系帮扶的村。由于工作滞后,一系列项目迟迟无法启动,危旧房拆不下去,新农房无法开工,群众意见很大。

  2010年12月,忠县在全县范围内选配天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应和再次临危受命。他迎难而上,晚上做思想工作,白天到现场,在光秃秃的天子山上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不顾两只耳朵和双手长满冻疮,仍然坚持为每户取瓦拆房,砍伐竹木,在4天内拆完52户农房,确保了新农房建设的顺利开工。

  李应和始终把改善民生抓在手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他将派系严重的天子村干部群众团结在一起,用自己的工作赢得大家的信任,带领干部群众修通天子水坪便捷大道,实现了村里通公交车、社社水泥路相连;接通5公里长的天然气管道,实现了全村居民用天然气;修建自来水厂,实现了人饮安全全覆盖;实施国土整治3100亩,整修山坪塘320口,新修蓄水池320口、田间道4万多米,生产路7.5公里,整治渠堰2500米;建起蔬菜大棚2400亩。累计投资4800余万元,在天子村高标准规划修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配套设施齐全的汪高居民点,让村民告别土坯房,住进小洋楼,被称为渝东巴渝特色民居第一村的天子村汪高居民点新民居建设已经完成37000多平方米的主体工程建设,首批247户村民即将入住农民新村。

  李应和是半边职工,妻子在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农村。他整天呆在任支部书记的村里,周末和节假日也不回家。8年来的每年农忙时节,面对一家4口人的承包田地,妻子只能花钱雇请劳力栽秧打谷。

  妻子患胆结石和子宫肌瘤到成都做手术,因为村里工作忙,他没能陪在妻子身边,送去医院一共3天后就回到天子村。

  2011年9月的一天,天子村汪高居民点场坪现场,连续奋战了两个星期的李应和,终因体力不支,瘫坐在泥地里。见此情景,镇党委书记强迫他去医院检查,他却拖了半个月直到场坪开挖结束才去做了检查。也是这次检查,李应和才知道自己的体重由当初的160斤变成了现在的130斤。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症,却无私忘我,时刻不忘农村群众疾苦冷暖,每天早出晚归,午饭和早饭一起吃,长期无规律的生活,导致患上了糖尿病。农网改造那段时节酷暑难熬,他和村民一道抬电杆、扛配件,渴了就在野外水凼里捧水喝。

  8年来,李应和经手的资金6000多万元,他坚持使用公开,从不挪用,从不沾小便宜。他说:“我对干部和自己有个要求,首先是便宜莫想占;有点好处要给农民。如果干部占了,农民还有什么呢?怎么在农民面前说得起话呢?”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5日 09:37 来源:重庆七一网 编辑:吕莎莎 打印